堪称“黑美女”的陕北第一麦
2012-07-08 12:41:20 作者:未知 来源: 网友评论 0 条
在漫长的岁月中,荞麦与陕北人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它同陕北人一样很早就坚强地生活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,不讲条件,落地即生根。陕北有句民谚道:是(志丹县和吴起县)有三宝,荞麦、羊肉、地椒草。常常引用比兴手法德信天游,有许多就是以荞麦起兴的,比如: “三十三颗荞麦九十九道棱,妹一是人家的人’’、 “荞麦地里哎带芝麻,咱们多见那个面来少搭话’’、 “成个细糁糁,隔沟听见你那亲声声’’等等。诸如此类的句子几乎每一个.都能来两句。爱情是美好的,是永恒的,陕北人将荞麦作为表达爱情的足见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。明弘治《延安府志》载: “荞,甜苦(二种)。"延安荞麦久负盛名安传统出口产品之一,主要产区为延安北部各县。全市种植面积约百年产荞麦数十万吨。延安荞麦生长期长,光热能条件充足,植株低垂,茎杆红嫩,籽实乌亮,山坡旱地皆可生长。荞麦颗大皮薄、面自粉多,筋大优,做面食洁白细长,光滑爽口。其含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紊均高于大米小麦,食之不仅味美,且有防止血管硬化、控制糖尿病和消积化滞等缝;效,营养学家称之为2 1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食品,被誉为现代社会的“贵族品’’、 “益寿食品’’。荞麦浑身是宝,荞麦花是优质蜜源,荞麦皮是民间“黑宝宝",用之填充枕芯,皮壳性凉、柔韧富有弹性,枕之舒坦。志丹的荞麦营养挂面,曾荣获北京“七五’’全国星火计划博览会金奖。有陕北民谣为赞:头戴珍珠花,身穿紫罗纱。出门二三月,霜打就回家。秋日的荞麦地是一派动人的景象。
相关文章
[错误报告] [推荐] [收藏] [打印] [关闭] [返回顶部]